◎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Name:Summer _ QQ:1622982 514032062
E_mail:hotelcis@163.com
CRT Group Design(hk) Co.LTD. 人和時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寺、宮、觀設計技巧
Post by hotelcis, 2019-3-25, Views:成功地進行寺、宮、觀的設計,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努力成為佛學或道學的“專家”,了解宗教起源、建筑布局、宗教人物和節日儀式等。
(2) 適當了解與宗教相關的藝術形式,如建筑藝術、雕塑藝術、音樂藝術、繪畫藝術、文學藝術等。
(3)熟悉重要宗教政策 ,尊重教習。
(4)掌握并靈活運用設計和技巧,強化知識性基礎,注重講解的通俗性,有針對地講解,突出景物的思想特征。
2.佛寺講解的主要內容
佛教寺院是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的主要承載體,在游覽佛教寺院的過程中,設計人員的講解內容至少應涉及以下五個方面。
(1)建筑藝術
典型 佛教建筑分為寺廟藝術、石窟藝術、佛塔藝術和經幢藝術。
中國佛教寺廟的布局受窗同建筑的影響,其特點是中軸對稱,以院為單位平面展開。常見的建筑有三門殿、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法堂、迦藍殿、祖師殿、三圣殿、藥師殿、觀音殿、羅漢堂、戒壇殿、藏經樓、齋堂等。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佛寺在中國的分布極為廣泛。
石窟是開鑿 于山石、巖壁間的洞窟,是佛教建筑最古老的形式之一。中國佛教石窟!藝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中國著名的石窟有克孜爾干佛洞、庫木吐拉石窟、森木賽姆石室伯我克里克石窟.吐峪溝石窟、勝金口石窟牧煌獎高窗炳靈導石窟、麥積山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等。
佛塔是埋葬佛骨的墳家。佛塔的風格因中國境內有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之分面呈三大類:漢式塔藏式塔(又稱喇嘛塔)和緬寺塔。其功能般有三種:一是真身舍利塔,因埋藏舍利子而得名:二是“法身舍利塔”,法即佛法,也即佛經,表明有佛經卷本藏于塔中:三是墓塔,是為修行高深,功德圓滿的歷代高僧修建的墳墓。
經幢是刻有佛經.佛號或佛咒等內容的石柱(或石碑),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紀念性的佛教建筑物。經幢一般可分為幢座、幢身、幢頂三部分,分別雕刻逐級累建面成。幢身多為八面體,上雕陀羅尼經、咒或佛像等。幢座和幢頂一般雕飾花卉、云紋等圖案,菩薩、佛像華麗精致,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2)雕塑藝術
佛教雕塑主要是指寺院和石窟中雕刻、塑造的佛像,以及各種金、石、玉、陶等雕刻成的器皿等藝術品,是佛教藝術的集中體現。在佛教各類雕塑品中,佛教造像是最有藝術表現力、最吸引人的注意力和觀賞興趣的景觀。我國最大的石刻佛像是四川樂山的樂山大佛。最早的石刻佛像是江蘇省連云港市孔望山上的摩崖石刻佛像,據專家考證,這批石刻佛像刻造于東漢時期,比敦煌石刻早200年;最大的木雕彌勒像是北京雍和宮供奉的檀木大佛整尊佛像由一顆完整的白檀香木雕制而成,是我國最大的一尊獨木雕佛; 最高的青銅大佛是位于中國香港大嶼山木魚峰上的釋迦牟尼坐像;最大的鑄銅臥佛是北京海淀區臥佛寺的釋迦牟尼涅繁像;最大的G刻臥佛是四川潼南縣馬龍山的石刻臥佛。
(3) 繪面藝術
佛教繪畫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壁面和帛面。佛教壁畫是指在石窟的石壁或寺廟的墻壁上所作的畫,故名壁畫。般有 下列幾種:一是佛本生畫:二是佛傳故事畫;三是因緣故事畫:四是經變畫:五是佛教感通故事畫:六是佛教史跡故事面:七是尊像畫。帛畫是西在布上和絲織品上:的畫,起初多為嘉中的殉葬品?,F在能見到的漢地佛教帛畫已不多,常見的是藏傳佛教的帛畫 -唐卡。這是一種流行在藏傳佛教中的宗教卷軸畫。一般說的唐卡是指的卷軸繪畫唐卡。
(4)音樂藝術
佛教音樂主要用來渲染和加強宗教儀式的氣氛和效果。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佛教音樂逐漸熔歷史的宮廷音樂宗教音樂、民間音樂為爐,形成了自己“悠、和、淡、靜”的獨特風格,以悠遠柔和的形式來表現恬淡寂靜的主題。
(5)文學、文字藝術
佛經是佛教文學的主要表現形式,佛家典籍一般是指大藏經,即匯集佛教一 切經典成為.部書的總稱。其內容主要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分別稱為經藏、律藏和論藏。比較有藝術價值的是貝葉經和石刻經。貝葉經是指刻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佛教經文。它不僅用來記載古代醫學、星相學和語言學,還用來書寫佛教的經文。石刻經是在石頭上刻寫的佛經。我國早期石刻經的代表作有山東泰山經石峪現存的《金剛經》,山西太原風峪的《華嚴經》,河北響堂山的《維摩請經》等。北京房山云居寺房山石經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經。絕大部分的石經鏤刻技術精湛,書法秀麗嚴謹,不僅是寶貴文物,也是我國書法藝術的寶庫之一 。
說明:本設計百科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或者錯誤,請與我聯系,我會及時處理!謝謝。
Tags:
分類:旅游景區LOGO設計 | 評論:0 | 引用:0 | 點擊這里獲取該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 | 獲取流量
或許你還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
Comments

Hot Articles
New Articles
- [03/25]寺、宮、觀設計技巧
- [03/24]孔廟---古建筑設計
- [03/24]古代建筑設計的基本特征
- [03/23]日月潭一一設計奇觀
- [03/23]設計宣傳海報的方法
- [03/22]無錫市設計份旅游宣傳海報
- [03/22]無錫城市形象標志解析
- [03/21]杭州城市標志創意解析
- [03/21] 旅游形象標志設計的方法
- [03/20]無錫旅游形象標志設計
- [03/20]“夢里江南,太平人家”“擁抱黃山,共享太平”的設計理念
- [03/19]“夢江蘇”旅游形象宣傳口號設計解析
- [03/19]旅游形象口號設計的基本要求
- [03/18].旅游形象口號設計的常用方法
- [03/18]旅游形象口號設計的內涵
- [03/17]旅游形象設計的調查
- [03/17]無錫旅游形象口號設計解析
- [03/16]旅游形象口號設計
- [03/16]景區旅游形象設計的特征
- [03/15]景區旅游形象設計的概念
- [03/15]2010上海世博會志愿者的徽章創意
- [03/14]2010上海世博會志愿者標志的設計理念
- [03/14]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標志的設計創意
- [03/13]2010上海世博會征集志愿者標志作品
- [03/13]上海世博會會徽符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