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Name:Summer _ QQ:1622982 514032062
E_mail:hotelcis@163.com
CRT Group Design(hk) Co.LTD. 人和時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普陀山一海天佛國設計的巧妙之處
Post by hotelcis, 2019-2-19, Views: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位于浙江省東部的舟山群島。普陀山面積為12.5平方公里,這島嶼景色秀麗,奇異無比。島上山脈樹木郁郁蔥蔥,山間小道蜿蜒在海濱和鄉村農舍之間。又寬又長的海灘,山坡頂上的寺廟清新潔凈的空氣以及林立的商場使普陀仙島變成了繁華上海的一個理想休閑地。
普陀山峭巖環繞,海色濃郁,是-一個天然隱居地。數百年來,只有僧侶才能居住于此。在最高峰292米處能鳥瞰異常秀麗的景色,藍色的大海上點綴著綠色的島嶼。為保持其神秘的氛圍,即使乘著大巴士前來的宗教旅游團,也只能依靠輪渡登上仙島。
不朽仙境,歷史悠久,遠自秦朝。據傳,日本僧人慧顆請了一尊觀音佛像準備回國,途遇狂風暴雨,,幸而能在普陀山躲避風雨。夜晚,觀音現身于慧顎夢中,并告訴他只要將觀音佛像留在普陀山,他就能平安回國。因此,慧顎在現稱為“觀音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寺院。后來風暴減弱了,慧顎順利回國。從此,普陀仙島就-.直與觀音息息相關。
每當觀音誕辰(農歷2月19日)、出家(農歷6月19日)和得道(農歷9月19日)這三大香期,善男信女接踵而至,寺廟內香客滿堂,祭典和誦經徹夜不息。
如今,最先映入上島香客們眼簾的是高33米、凝視著海港的青銅鍍金觀音佛像,她左手所持的法輪象征著她能用此驅走危險,保護著島上漁民。在她站著的平臺上有400座觀音各種化身的雕像。在該處還有一展館,展示一系列的觀音木雕壁畫,描繪著大眾的守護神觀音拯救當地村民和漁民的故事。
紫竹林寺完往北直接通往海岸,游客能至潮音洞,近海岸處就是慧顎將觀音佛像留下的地方。此處海浪撞擊巖石之聲就好像是菩薩對看破紅塵的僧侶們的召喚,無悔地遠離塵世。-條小徑通往幾座隱藏于峭壁的舊寺廟,穿著僧袍的僧侶們唱誦的佛經飄逸于海面之上、回蕩于松樹林之中。
普陀山寬闊的沙灘設計最令人神往,特別是在風和日麗之時。普陀山最大的沙灘為千步沙,位于潮音洞之北,每逢夏季的周末此處游人如織。位于沙灘西邊的是島上:三大寺廟之一的普濟寺,寺廟之前的荷花池上筑有三座小橋,中間一橋建有湖心亭,古樟樹高聳池邊。
初建于1080年,黃褐色的普濟寺坐落于山腳處,后經不斷擴建和重建,其規模越來越大?,F在所見的普濟寺建于清朝,是普陀山少數未受現代裝飾影響的寺廟之一。其大殿供奉著一鍍金坐佛,兩側供奉著多姿多彩的各路神佛。第二個大殿內供奉著胖胖的笑佛化身像,寺廟后部供奉著觀音佛像。
寺廟邊的一條鋪著鵝卵石的古街兩旁商店林立,店內陳列著各類具有宗教色彩的商品,有紙折蓮花、各類佛香、各色瓷器以及鍍金佛像。類似僧侶們攜帶的粗棉布或絲綢制成的橘黃色布袋也可購買,并能在各寺廟加蓋印鑒,就像宗教禮儀的護照樣。
建于1334年的元朝多寶寺位于荷花池的東面。盡管處于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幢5層寶塔到處雜草從生,猶如遭人遺棄,旅行團隊也很少游覽此處,徒增了不少神秘感。由江蘇無錫太湖石建成的多寶塔上的佛經銘文都已風化和褪色。不過,近來此塔已經修繕,展現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個不同的景象。
明朝時期所建的法雨寺位于普濟寺的北面,相對于普濟寺而言,法雨寺名聲次之、也更幽靜。200 多間殿宇依山取勢,建于層層山坡之上。法雨寺背靠佛頂山而建,以其精湛的無梁技術而聞名。圓通殿又稱九龍殿,其殿內藻井之九龍木雕十分精致生動。據說,清朝皇帝康熙在1689年詔令將其搬至普陀山,此后,就一直成為觀音菩薩生日慶典之中心。當僧侶尼姑和信徒們前來寺廟至觀音佛像前燒香拜佛,展現了幅鮮活的藝術。
數百年來,信徒們三步一拜地北上佛頂山的惠濟寺。如今,香客們天天都可以乘纜車上山,其間,可以俯視樹木郁郁蔥蔥覆蓋著的丘陵之美妙景色。
一條綠樹成蔭的小道通往寺廟,苔蘚覆蓋的護墻更增添了幾分古老的氣氛,雖然幾憧殿宇是2002年重建的。寺廟的素食餐廳供應“仿肉類素菜”。走上幾級樓梯,經過伙房間,就是一個隱建于佛頂山山麓的寧靜庭院。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里,往寺廟北行5分鐘,體驗佛頂山之天光,進面完美地結束普陀山之游。
站在海島高處,仰視大海,海浪拍打著巖石,四周島嶼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一條林間步行小道,而不是公路,沿海岸線蜿蜒向西伸展。這不是導游們常走的路徑,它能讓人們邊悠閑地游蕩,邊贊賞遍布島上的花花草草。五彩繽紛的蝴蝶在花園中到處撲飛,僧侶的誦經吟唱隨著海浪和風聲在空中飄蕩。
務必花些時間漫步全島,融人其間,其樂無窮。
說明:本設計百科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或者錯誤,請與我聯系,我會及時處理!謝謝。
Tags:
分類:旅游LOGO設計 | 評論:0 | 引用:0 | 點擊這里獲取該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 | 獲取流量
或許你還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
Comments

Hot Articles
New Articles
- [02/19]普陀山一海天佛國設計的巧妙之處
- [02/19]千島湖的設計方案
- [02/18]豫園的改建與設計
- [02/18]豫園旅游商城的建筑和設計
- [02/17]城隍廟的建筑和裝飾設計
- [02/17]辰山植物園
- [02/16]上海鮮花港的由來和策劃設計
- [02/16]濱海高爾夫球場的發展
- [02/15]舊里新輝一上海弄堂住宅設計展覽
- [02/15]陸家嘴中心綠化設計
- [02/14]上海街名的由來及歷史標志的改變
- [02/14]濱江大道的外灘設計
- [02/13]外白渡橋(花園橋)方案設計
- [02/13]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方案設計
- [02/12]和平飯店(華懋飯店)方案設計
- [02/12]海關大樓案例設計
- [02/11]浦東發展銀行(匯豐銀行大樓)方案設計
- [02/11]外灘游覽區案例設計
- [02/10]中國古建筑的設計
- [02/10]黃浦江“大觀園”案例設計
- [02/09]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設計案例
- [02/09]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案例設計
- [02/08]金茂大廈的設計靈感源由
- [02/08]東方明珠電視塔的設計方案
- [02/07]東方綠舟的設計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