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Name:Summer _ QQ:1622982 514032062
E_mail:hotelcis@163.com
CRT Group Design(hk) Co.LTD. 人和時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古建筑的設計
Post by hotelcis, 2019-2-10, Views:如同去埃及不能不去看金字塔樣,你去北京不能不游覽故宮、天壇頤和園和長城。這四處古老的中國建筑不僅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現了古老東方建筑的神韻。
天壇的祈年殿是 座美妙的建筑, 整體外觀呈圓形,有三層屋檐,上層均比下層窄, 大殿直徑為26米,位于白色大理石基座的正中,大殿由28根巨型木柱支撐。其中4根內柱支撐屋頂,代表一年中的4個季節。12根位于中央環狀區的支柱支撐屋檐的中部,代表-年中的12個月份。12根外柱支撐屋檐的底部,代表一天中的 12個時辰。24根外柱合起來代表24節氣。這種支柱體系在傳統中國木制建筑中非常多見,而天壇的祈年殿正是這種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
中國的木質建筑可以追溯到許多世紀以前。早在原始時期,中國的祖先就已學會用土和木材建造房屋一這種方 式后來便成了傳統的建筑模式。當西方人用石塊建造房屋時,中國建筑正以它的木質框架而獨樹幟。這并不是因為古代中國人沒有考慮到木制建材的易腐性,也不是因為他們尚未意識到木材資源的有限性,而是因為木制材料較易加工,或者說,工匠們對這種材料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孔子把這種感情稱之為儉樸,而“木”也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五行之一。
不管木頭是因為什么原因而被運用到巾國古代建筑中的,但它為中國古代工匠們所廣泛使用卻是毫無疑問的。中國陜西應縣的木塔,高67米,正是這種建筑的典型代表。這座古塔歷經地震和戰爭,如今依舊巍然屹立,如同930年前初建成時那樣毫無損壞的痕跡。
北京的故宮是一處結構龐大的建筑群,是游客必游之地。人們在那兒仍能感受到當年帝王們的威嚴氣派。這座復合式建筑的設計運用了對稱和對比的手法,所有的建筑都在貫通南北的中軸線上。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復合式建筑最具代表性和最為壯麗的構造。建筑緊沿此軸且嚴格遵循對稱的原則,使整幢建筑給人以堅固、嚴謹和祥和的印象。
正如歐洲哥特式建筑的不對稱性證明了時代發展的不均衡性和自發性一樣,中國建筑的對稱性也反映出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在定程度上,建筑是人類發展的里程碑,它反映了一定時期人類與其所在社會的狀況。建筑在于其內在美面并非外在美,這就是建筑的要旨。太和殿兩側的建筑較矮且由走廊連接,它們體現出建筑群之間高矮大小的對比。
整個建筑群的市局,連同前面的大廳和側翼的房間,如同一幅圖畫對比與對稱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群體建筑的特色,它們通常體現著建筑特色的精髓。這種群體建筑的藝術也在諸多單體建筑構造中得以送用。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單元是分隔空間。間房間 一般由多個分隔間組成而一座復雜的建筑物義可以由多個庭院組成。由此可見,設計協調與整體規劃至關重要。
頤和園的長廊以它形式和內容均十分豐富的繪畫而著稱,事實上它是-條蜿蜓的藝術回廊。觀賞者可以從繪畫上的景色、花鳥和人物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無論是內在或外在的裝飾都是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房間的內柱與屋梁上都雕飾著許多美麗的花紋,墻上也掛有匾額與壁飾。時呼
中國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裝飾也十分精巧。它內部的繪畫、雕塑、匾額、詩詞和擺設都獨具匠心,為整座建筑營造出一種宏偉高雅的氛圍。一座傳統的中國建筑總少不了用歷代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古玩、字畫和手工藝品作擺設。外部裝飾則利用假山、精雕細琢的石壁、香爐、飾柱和石獅,乃至九龍壁。有些建筑用燒陶做成動物形狀,給整座建筑增添了些許神秘氣息。建筑裝潢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審美標準。
中國建筑與西方建筑截然不同。例如,哥特式大教堂以尖拱、花式窗格拱式扶垛、尖塔以及瘦削而垂直的線雕而聞名。而中國古代建筑則更注重色調,通常采用紅色、黃色和綠色。在中國,紅色象征快樂和幸福,黃色代表高貴、富裕和肅穆,綠色象征生命,給觀賞者以朝氣和活力。在中國古代建筑中,黃色琉璃瓦是用于帝王宮邸的,紅瓦用于達官顯貴,平民百姓只能用淺灰色的瓦。所以中國的宮殿一般都由紅墻和綠色琉璃瓦建成。
祈年殿的顏色搭配非常獨特,藍色琉璃瓦建成的屋頂呈錐形直沖向上,這種工藝在戰國時期就得到了廣泛運用。在紅色支柱下,門和窗都建在白色大理石的臺基上,這樣的顏色搭配與自然相融,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十分壯觀。
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于中國的眾多山脈、草原和沙漠之間,它是古代中國人民最為不朽的浩大工程。這座人工奇跡與它周圍的自然環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自然美是造物主所賦予的,而建筑美是人類創造的。通過展示自然與人造之美,中國古代建筑折射出古代勞動人民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的建筑理念。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帝王陵、孔廟和各地的廟宇僧院都證明了“建筑離不開自然環境”這一建筑思想。比如,有些廟宇是沿著山的輪廓而建的,所以它的大殿也就呈階梯狀蜿蜒于綠蔭的山坡上。后
承德的外八廟和青海省的塔爾寺都屬同一風格,它們均在寧靜祥和的自然美景中營造了一種帝王與宗教的肅穆氣氛。中國建筑擅長于把人的感情融入自然環境之中。如果缺少了這些樹林與林間空地,整幢建筑就會顯得孤單而乏味。同樣的道理,如果缺少了建筑的存在,這片自然景色也會失去攝人心魄的魅力。承德避暑山莊坐落于重山之中,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帝王宮殿。它包括由乾隆帝各用四個漢字命名的36個景點。這些景點的建筑代表了我國南北不同的建筑風格。許多古代建筑裝點著山川河流,讓你感覺到天人合一的和諧。
中國建筑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復雜的文化背景。欣賞古代東方建筑有助于幫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國哲學與倫理學的博大精深。中國古代建筑以其獨特的木結構,在傳統東方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建筑技巧與建筑形式都在世界上獨樹幟。古代宮殿、廟宇、陵墓與鄉土住宅、私人花園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古代建筑深受孔子、老子以及佛教思想的影響,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它是中國多民族建筑文化的結晶。簡而言之,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特征即:木制的框架,對稱的結構,明快的色調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說明:本設計百科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或者錯誤,請與我聯系,我會及時處理!謝謝。
Tags:
分類:旅游景區LOGO設計 | 評論:0 | 引用:0 | 點擊這里獲取該日志的TrackBack引用地址 | 獲取流量
或許你還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
Comments

Hot Articles
New Articles
- [02/13]外白渡橋(花園橋)方案設計
- [02/13]外白渡橋(花園橋)方案設計
- [02/13]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方案設計
- [02/12]和平飯店(華懋飯店)方案設計
- [02/12]海關大樓案例設計
- [02/11]浦東發展銀行(匯豐銀行大樓)方案設計
- [02/11]外灘游覽區案例設計
- [02/10]黃浦江“大觀園”案例設計
- [02/01]黃浦公園(公共花園)的設計
- [01/30]“春天,從梅園開始”無錫公園景區開春儀式案例設計
- [01/30]景區策劃方案設計
- [01/29]旅游節慶活動主題設計策劃
- [01/29]策劃設計舉辦旅游節慶活動的意義
- [01/28]景區旅游節慶活動理念VI設計
- [01/28]如何加快轉型?老牌景區如何設計煥發青春?
- [01/27]無錫太湖黿頭渚國際櫻花節”主題VI活動
- [01/27]“東方侏羅紀公園”策劃VI設計
- [01/26]旅游策劃設計的風格
- [01/26]旅游策劃設計的主體
- [01/25]當前我國旅游策劃設計現狀
- [01/25]旅游策劃中的“術”設計
- [01/24]“美麗眼睛看三湘"主題活動VI策劃
- [01/24]湖南、江西大型紅色旅游主題VI策劃活動應運而生
- [01/23]旅游策劃設計中對“勢”的應用技巧
- [01/23]《非誠勿擾》炒熱西溪、《家有喜事2009》順應局勢策劃設計力捧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