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品生命周期( product life cycle,PLC),也被稱為旅游地生命周期( resortlife cycle,RLC)。理論表明,旅游吸引物并不是無限和永久的,任何旅游產品都有其生長的過程,都會經歷由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衰老的過程,只是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
1.巴特勒曲線
加拿大地理學家巴特勒( Butler)對旅游地生命周期( tourist area cycled evolution理論進行了系統闡述,他認為一個地方的旅游開發不可能水遠處于同一個水平,而是隨著時間變化不斷演變。在巴特勒曲線中,旅游地的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介入期、探索期發展期、穩定期、滯長期和衰退期(或復興期)等6個不同時期。其在實際研究中典型形態一般由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構成。生命周期現象是旅游產品供需關系變化的一種反映,能夠充分描述旅游景區的發展歷程,具有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功能。旅游產品的周期不等同于并短于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包括四種類型,“基伙周期”(3~5年的短周期、“婆格拉周期”(8-10年的中周期)、“庫茲涅茨周期”(15~25年的中長周期)、“康德拉梯也夫周期”(50年左右的長周期)。
2.景區產品生命周期再生力創造
巴特勒曲線是對景區發展周期的高度抽象和理論提煉。在實際情況中,這種曲線有各種變形。有些旅游產品(如許多主題公園)的生命周期并沒有經過巴特勒描述的介入、發展等階段,而是直接從一個高峰起步,逐漸走向衰弱。而一些永久性的世界級文化遺產,我們只能觀察到游客的起伏波動,而看不到它的第二輪上揚或衰敗。如果沒有人為的破壞或因自然災害而引發產品消失,此類景區的旅游產品基本上不存在生命周期,也就是說不存在消亡問題,可以稱之為全壽命周期。
景區視覺設計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努力促使景區保持吸引力,延長其發展穩定期,防止衰退期的到來。通過旅游產品的再開發,實現更新換代,使景區開發步入復興期的良性循環,這就是所謂的景區產品生命周期的再生力創造。
人和時代設計
品牌設計、VI設計、標識設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