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是基于中國特色的商業創意?什么是變通?什么又是創新的商業品牌之道?
從理論角度很難面面俱到地準確界定這個問題的答案,將從不同角度介紹,作為拋磚引玉的環節,在此就拿我們身邊的餐飲行業來舉個實際例子吧,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啟發。
大家都吃過洋品牌的麥當勞、肯德基,這兩大國際品牌的連鎖店里都有銷售炸薯條,而且單位價格并不低,大包裝要七元五角一袋。
有一次我在吃薯條的時候就在想,這和咱們中國老百姓都非常熟悉的家在商業推廣領域,提倡移情法的“點紅燈”概念絕不等于欺騙,那只是一種商業方法和溝通技巧罷了,只要目的不是危害消費者利益的,手段合理合法,這其實就是基于中國本土特征的商業創意,就是變通,就是創新!
再推進一步說,涼拌的糖醋“酸甜冰薯條”,您又會覺得效果怎樣?
當然,說到餐飲我們也得練好內功、創新口感,絕對不能和普通家常炒菜一樣。味道要有特色,即便是量少點,大家一吃,雖然也知道是炒土豆絲,但大多數人還是會心一笑,以人類所特有的寬容態度,在心里默許了這種創新的吃法和說法,為這種創意埋單。
還可以用古典詩詞的“賦比興”創作手法沿著這個方向繼續去想商業創意,發散開來,單就前面提到的這幾個小點子,都可以把它們系列化、系統化,這就實現了商業領域的商品營銷創新,為品牌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式本土品牌標識設計“真功夫”這幾年做得風風火火,是以“蒸”為產品特色,借助“蒸”與“真”的近似諧音,制造了商業品牌和產品的差異化,但是如果能夠再多一點創新,肯定會更好,因為只有創新,才能看見那未來的藍海!
前一陣子在廣州日報社,中午時分有人打電話訂一個叫做“簡約主義”的酒店標識設計,當我看到是這個“煮意”二字,滿腦子的好奇也就轉為會心的微笑了,點頭稱道:不錯、不錯,有點意思。
報社的朋友笑著問:怎么個說法?有什么意思?
我解釋:這里面可是潛藏著關于今日之品牌、定位與市場的大說法!
大多數人聽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這名字不是跟咱中國老百姓的傳統觀念較勁嗎?因為中國人歷來就有葷素搭配的飲食之說,而且講求營養豐富、講究口感豐滿,而且作為午餐,即便是快餐,也要為下午的工作提供必需的、充足的人體能量啊,就算那邊真功夫是“蒸”的你是“煮”的,這也無可非議,但可以叫“好煮意”、“新鮮煮意”啊,單就這個“簡約的名字就可能流失了多少保有傳統觀念的顧客群體啊!消費者點亮那盞會讓大家感覺溫暖的“紅燈”。
請輸入內容
人和時代設計
品牌設計、VI設計、標識設計公司